特别提示:本文内容摘自中医书籍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难免存在疏漏、错误等情况,请您核实后再引用。对于用药、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,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,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,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、指导。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请不要依据本站内容自行试药、用药,否则,责任自负。
桑枝,最早出自《本草图经》。桑枝的性味归经:微苦,平。归肝经。桑枝具有“祛风湿,利关节。”的功效和作用。
【简介】
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.的干燥嫩枝。主产于江苏、浙江。春末夏初采收,去叶,晒干,或趁鲜切片,晒干。本品气微,味淡。以质嫩、断面黄白色者为佳。生用或炒用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
微苦,平。归肝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祛风湿,利关节。
【应用】
风湿痹证,肩臂、关节酸痛麻木 本品性平,祛风湿而善达四肢经络,通利关节,痹证新久、寒热均可应用,尤宜于风湿热痹,肩臂、关节酸痛麻木者。《普济本事方》单用煎服治风热痹痛,《景岳全书》一味熬膏治筋骨酸痛、四肢麻木。但因本品单用力弱,多随寒热新久之不同,配伍其他药物。偏寒者,配桂枝、威灵仙、徐长卿等;偏热者,配络石藤、忍冬藤、防己等;偏气血虚者,配黄芪、鸡血藤、当归等。
【用量】
煎服,9~15g。外用适量。
【注意】
【研究】
1.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:桑酮,桑素,桑色素,桑色烯素,环桑素,环桑色烯素,槲皮素,山柰酚等;还含生物碱、多糖及香豆素等。
2.药理作用 桑枝有较强的抗炎活性,可提高人体淋巴细胞转化率,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。
【鉴别】
说明:中药图片大多数是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处理。
更新时间:2019-01-22 16:15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