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提示:本文内容摘自中医书籍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难免存在疏漏、错误等情况,请您核实后再引用。对于用药、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,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,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,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、指导。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请不要依据本站内容自行试药、用药,否则,责任自负。
地肤子,最早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地肤子的性味归经:辛、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地肤子具有“清热利湿,祛风止痒。”的功效和作用。
【简介】
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(L.)Schrad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主产于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,晒干,打下果实,除去杂质。本品气微,味微苦。以饱满、色灰绿者为佳。生用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
辛、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清热利湿,祛风止痒。
【应用】
1.小便不利,淋沥涩痛 本品苦寒降泄,能清利湿热而通淋,故可用于膀胱湿热,小便不利,淋沥涩痛之证,常与木通、瞿麦、冬葵子等同用。
2.阴痒带下,风疹,湿疹,皮肤瘙痒 本品能清除皮肤中之湿热与风邪而止痒。治疗风疹,湿疹,皮肤瘙痒,常与白鲜皮、蝉蜕、黄柏等同用;若下焦湿热,外阴湿痒者,可与苦参、龙胆草、白矾等煎汤外洗患处;治湿热带下,可与黄柏、苍术等同煎服。
【用量】
煎服,9~15g。外用适量,煎汤熏洗。
【注意】
【研究】
1.化学成分 主要含皂苷类成分:地肤子皂苷Ic,地肤子皂苷B2,3-O-[β-D-吡喃木糖基(1→3)β-D-吡喃葡萄糖醛酸基]齐墩果酸;甾类成分:20-羟基蜕皮素;三萜类成分:齐墩果酸等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本品含地肤子皂苷Ic(C41H64O13)不得少于1.8%。
2.药理作用 本品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,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有较弱的利尿作用。还有抗过敏、抗菌、降血糖、调节胃肠运动等作用。
【鉴别】
说明:中药图片大多数是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处理。
更新时间:2019-01-22 16:15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