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提示:本文内容摘自中医书籍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难免存在疏漏、错误等情况,请您核实后再引用。对于用药、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,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,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,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、指导。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请不要依据本站内容自行试药、用药,否则,责任自负。
珍珠草,最早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珍珠草的性味归经:甘、苦,凉。归肝、肺经。珍珠草具有“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,明目,消积。”的功效和作用。
【简介】
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.的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。主产于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。夏、秋二季采集地上部分或带根全草,洗净泥土,除去杂质,晒干。切段。本品气微香,叶味微苦,茎味淡、微涩。以果多、色灰绿者为佳。生用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
甘、苦,凉。归肝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,明目,消积。
【应用】
1.湿热黄疸,泄痢,淋证 本品苦甘性凉,苦以泄降,凉可清热,其入肝经,通利肝胆,去湿退黄,对于湿热蕴结肝胆,面目皮肤色黄如橘者,常与茵陈、栀子等同用。本品还可清热利湿通淋,用于膀胱湿热之热淋涩痛及砂淋、石淋,常与金钱草、海金砂等配伍;本品既利湿热,又解热毒,治湿热毒邪下注大肠所致的泄泻或便下脓血,里急后重,常配黄连、木香等。
2.疮疡肿毒,蛇犬咬伤 本品性凉,能清热解毒。用治热毒蕴结之疮痈肿毒,毒蛇咬伤或狂犬咬伤,可内服外敷并用,或与白花蛇舌草、重楼等同用。
3.目赤肿痛 本品入肝经,苦凉泄火,清热明目。可治肝热上攻,风热注目之赤眼红肿,涩痛难忍,单用或配菊花内服外洗。
4.小儿疳积 本品甘可健脾,凉以清热,治小儿禀赋素弱,过食肥甘,脾胃失运,食积化热所致的疳积,可单用水炖服,也可配伍使君子、芦荟等。
【用量】
煎服,15~30g。外用适量。
【注意】
苦凉之品,阳虚体弱者慎用。
【研究】
【鉴别】
说明:中药图片大多数是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处理。
更新时间:2019-01-22 16:15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