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提示:本文内容摘自中医书籍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难免存在疏漏、错误等情况,请您核实后再引用。对于用药、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,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,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,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、指导。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请不要依据本站内容自行试药、用药,否则,责任自负。
使君子,最早出自《开宝本草》。使君子的性味归经:甘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使君子具有“杀虫消积。”的功效和作用。
【简介】
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主产于四川。9~10月果皮变紫黑时采收,晒干。本品气微香,味微甜。以个大、仁饱满、色黄白者为佳。去壳,取种仁生用或炒用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
甘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杀虫消积。
【应用】
1.蛔虫病,蛲虫病,虫积腹痛 本品味甘气香而不苦,性温又入脾胃经,有良好的杀虫作用,为驱蛔要药,《本草正》称“专杀蛔虫”,尤宜于小儿蛔虫病。轻证单用本品炒香嚼服;重证可与苦楝皮、槟榔等同用;用治蛲虫病,可与百部、槟榔、大黄等同用。
2.小儿疳积 本品甘温,既能驱虫,又能健脾消疳。李时珍称“此物味甘气温,既能杀虫,又益脾胃,所以能敛虚热而止泻痢,为小儿诸病要药。”常与槟榔、神曲、麦芽等配伍,用治小儿疳积,面色萎黄、形瘦腹大、腹痛有虫者,如肥儿丸(《医宗金鉴》);治疗小儿五疳,心腹膨胀,不进饮食,可与厚朴、陈皮、川芎等同用。
【用量】
使君子9~12g,捣碎入煎剂;使君子仁6~9g,多入丸散或单用,作1~2次分服。小儿每岁1~1.5粒,炒香嚼服,1日总量不超过20粒。
【注意】
大量服用可致呃逆、眩晕、呕吐、腹泻等反应。若与热茶同服,亦能引起呃逆、腹泻,故服用时忌饮浓茶。
【研究】
1.化学成分 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:使君子酸,苹果酸,柠檬酸等;脂肪酸类成分:棕榈酸,油酸,亚油酸,硬脂酸,花生酸等;生物碱类成分:葫芦巴碱等。还含氨基酸等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本品种子含胡芦巴碱(C7H7NO2)不得少于0.20%。
2.药理作用 10%使君子水浸膏可使蚯蚓麻痹或死亡;使君子仁提取物有较强的麻痹猪蛔头部的作用,麻痹前可见刺激现象,其有效成分为使君子氨酸钾;其所含吡啶类及油对人、动物均有明显的驱蛔效果;其粉有驱蛲虫作用。
3.不良反应 使君子有毒成分为使君子酸钾。使君子氨酸可造成实验动物癫痫大发作,其引起的脑损伤与动物年龄、给药剂量有关。本品内服可致胃肠刺激及膈肌痉挛,毒副作用表现为呃逆、头痛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出冷汗、四肢发冷,重者可出现抽搐、惊厥、呼吸困难、血压下降等。中毒原因主要是内服生品、误食过量新鲜果实,或用量过大。
【鉴别】
说明:中药图片大多数是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处理。
更新时间:2019-01-22 16:15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