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提示:本文内容摘自中医书籍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难免存在疏漏、错误等情况,请您核实后再引用。对于用药、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,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,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,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、指导。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请不要依据本站内容自行试药、用药,否则,责任自负。
虻虫,最早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虻虫的性味归经:苦,微寒;有小毒。归肝经。虻虫具有“破血逐瘀,消癥散积。”的功效和作用。
【简介】
本品为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等的雌虫体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,以畜牧区为多。夏、秋二季捕捉,沸水烫死或用线穿起,干燥。本品气臭,味苦咸。以个大、完整者为佳。去翘、足,炒用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
苦,微寒;有小毒。归肝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破血逐瘀,消癥散积。
【应用】
1.血瘀经闭,癥瘕痞块 本品味苦降泄,入肝经血分,性烈善破,能破血逐瘀,通利血脉,可用于瘀血重症。治血瘀经闭,产后恶露不下,脐腹作痛,常配伍地黄、水蛭、桃仁等;治正气虚损,瘀血内停之干血劳,形体虚羸,腹满不能饮食,肌肤甲错,两目黯黑,或妇人经闭不行,常配伍土鳖虫、大黄、干地黄等药,如大黄䗪虫丸(《金匮要略》)。
2.跌打损伤,瘀滞肿痛 本品有散瘀疗伤,消肿止痛之功,治跌打损伤,瘀滞肿痛,可以本品配牡丹皮为末酒送服,亦可配乳香、没药等。
【用量】
煎服,1~1.5g;研末服,0.3g。
【注意】
孕妇禁用。体虚无瘀、腹泻者不宜使用。
【研究】
1.化学成分 主要含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胆固醇及钙、镁、磷、铁等微量元素。
2.药理作用 虻虫水提物及多糖类成分有抗凝、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,能改善血液流变学。虻虫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。虻虫能兴奋家兔离体子宫,对内毒素所致肝出血坏死病灶的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。虻虫醇提物有明显溶血作用。
【鉴别】
说明:中药图片大多数是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处理。
更新时间:2019-01-22 16:15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