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提示:本文内容摘自中医书籍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难免存在疏漏、错误等情况,请您核实后再引用。对于用药、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,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,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,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、指导。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请不要依据本站内容自行试药、用药,否则,责任自负。
龙骨,最早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龙骨的性味归经:甘、涩,平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龙骨具有“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。”的功效和作用。
【简介】
本品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类、犀类、鹿类、牛类、象类等骨骼的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。主产于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。全年均可采挖,挖出后,除去泥土及杂质,贮于干燥处。本品无臭,无味。以质硬、色白、吸湿力强者为佳。生用或煅用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
甘、涩,平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。
【应用】
1.心神不宁,心悸失眠,惊痫癫狂 本品质重,入心、肝经,能镇惊安神,为重镇安神的常用药,宜于心神不宁,心悸失眠,健忘多梦等证,常与石菖蒲、远志等安神益智药同用,如孔圣枕中丹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;也常与酸枣仁、柏子仁、琥珀等安神药同用;其既能镇惊安神,又能平肝潜阳,配伍牛黄、胆南星、羚羊角等清热化痰、息风止痉药,可治痰热内盛,惊痫抽搐,癫狂发作者。
2.肝阳上亢,头晕目眩 本品入肝经,质重沉降,有较强的平肝潜阳作用,宜于肝阴不足,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,烦躁易怒等,常与代赭石、牡蛎、白芍等药同用,如镇肝息风汤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。
3.正虚滑脱诸证 本品味涩能敛,有收敛固涩之功,宜于遗精、滑精、遗尿、尿频、崩漏、带下、自汗、盗汗等多种正虚滑脱之证。治疗肾虚遗精、滑精,常与芡实、沙苑子、牡蛎等固精止遗药配伍,如金锁固精丸(《医方集解》);治疗心肾两虚,小便频数,遗尿者,常与桑螵蛸、龟甲等配伍,如桑螵蛸散(《本草衍义》);治疗气虚不摄,冲任不固之崩漏,常与黄芪、海螵蛸、五倍子等配伍,如固冲汤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;治疗表虚自汗,阴虚盗汗者,常与牡蛎、浮小麦、五味子等同用;若大汗不止,脉微欲绝的亡阳证,可与牡蛎、人参、附子等同用,以回阳救逆固脱。
4.湿疮痒疹,疮疡久溃不敛 本品性收涩,煅后外用有收湿、敛疮、生肌之效,宜于湿疮流水,痒疹,常与牡蛎同用,研粉外敷;若疮疡溃久不敛,常与枯矾等份,共研细末,掺敷患处。
【用量】
煎服,15~30g,先煎。外用适量。镇惊安神、平肝潜阳生用,收敛固涩宜煅用。
【注意】
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。
【研究】
1.化学成分 主要含碳酸钙、磷酸钙、氧化镁。另含铁、钾、钠、氯、铜、锰等多种无机元素、氨基酸等。
2.药理作用 龙骨水煎剂有中枢抑制和骨骼肌松弛作用,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,有利于消除溃疡和促进伤口的恢复,有镇静、催眠、抗痉厥、促进血液凝固、降低血管通透性等作用。
【鉴别】
说明:中药图片大多数是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处理。
更新时间:2019-01-22 16:15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