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提示:本文内容摘自中医书籍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难免存在疏漏、错误等情况,请您核实后再引用。对于用药、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,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,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,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、指导。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请不要依据本站内容自行试药、用药,否则,责任自负。
罂粟壳,最早出自《本草发挥》。罂粟壳的性味归经:酸、涩,平;有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罂粟壳具有“敛肺,涩肠,止痛。”的功效和作用。
【简介】
本品为罂粟科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.的干燥成熟果壳。主产于甘肃。秋季将成熟果实或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,破开,除去种子和枝梗,干燥。本品气清香,味微苦。以色黄白,皮厚者为佳。切丝,生用或蜜炙、醋炙用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
酸、涩,平;有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敛肺,涩肠,止痛。
【应用】
1.肺虚久咳 本品酸收,主入肺经,具有较强的敛肺气止咳逆作用,适用于肺虚久咳不止之证。可单用蜜炙研末冲服,或配伍乌梅、诃子等药。
2.久泻久痢,脱肛 本品味酸涩,性平和,能固肠道,涩滑脱,《本草纲目》称其“为涩肠止泻之圣药”,适用于久泻、久痢而无邪滞者。治脾虚久泻不止者,可与诃子、白术、砂仁等同用;治脾虚中寒,久痢不止者,常与肉豆蔻等同用,如真人养脏汤(《和剂局方》)。若配苍术、人参、乌梅等,可治脾肾两虚,久泻不止,脱肛者,如固肠丸《证治准绳•女科》。
3.脘腹疼痛,筋骨疼痛 本品有良好的止痛作用,可用治上述诸痛较剧者。单用有效,或配入复方使用。
【用量】
煎服,3~6g。止咳宜蜜炙用,止渴、止痛宜醋炒用。
【注意】
本品易成瘾,不宜常服;孕妇及儿童禁用;运动员慎用;咳嗽或泻痢初起邪实者忌用。
【研究】
1.化学成分 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:吗啡、可待因、那可汀、那碎因、罂粟碱、罂粟壳碱等,另含有多糖、内消旋肌醇、赤藓醇等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本品含吗啡(C17H19O3N)应为0.06%~0.40%。
2.药理作用 其所含的吗啡、可待因等有显著的镇痛、镇咳作用,能使胃肠道及其括约肌的张力提高,消化液分泌减少,便意迟钝而起止泻作用。
3.不良反应 罂粟壳的毒性主要为所含吗啡、可待因、罂粟碱等成分所致。吗啡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,可通过胎盘及乳汁引起新生儿窒息;能使颅内压升高。其慢性中毒主要为成瘾。中毒症状:初起见烦躁不安,谵妄,呕吐,全身乏力等,继而头晕,嗜睡,脉搏开始快,逐渐变为慢而弱,瞳孔极度缩小可如针尖大,呼吸浅表而不规则,可慢至每分钟2~4次,伴发绀;可能出现肺水肿,体温下降,血压下降,肌肉松弛等。最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。慢性中毒时可见厌食、便秘、早衰、阳痿、消瘦、贫血等症状。
【鉴别】
说明:中药图片大多数是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处理。
更新时间:2019-01-22 16:15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