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提示:本文内容摘自中医书籍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难免存在疏漏、错误等情况,请您核实后再引用。对于用药、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,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,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,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、指导。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请不要依据本站内容自行试药、用药,否则,责任自负。
石榴皮,最早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石榴皮的性味归经:酸、涩,温。归大肠经。石榴皮具有“涩肠止泻,止血,驱虫。”的功效和作用。
【简介】
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.的干燥果皮。主产于陕西、四川、湖南。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果皮,晒干。本品气微,味苦涩。以皮厚,色红棕者为佳。切块,生用或炒炭用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
酸、涩,温。归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涩肠止泻,止血,驱虫。
【应用】
1.久泻,久痢,脱肛 本品酸涩收敛,入大肠经,能涩肠止泻痢,为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。可单用煎服,或研末冲服;亦可与肉豆蔻、诃子等药同用。若配伍人参、黄芪、升麻等药,可治久泻久痢而致中气下陷脱肛者。
2.便血,崩漏,带下 本品酸涩,能收敛止血,收涩止带。治便血,可单用煎服,或配伍地榆、槐花等药。治崩漏及妊娠下血不止者,可与当归、阿胶、艾叶炭等药同用。治白带过多,可与海螵蛸、白果、芡实等同用。
3.虫积腹痛 本品有杀虫作用,治疗蛔虫、蛲虫、绦虫等虫积腹痛,常与槟榔、使君子等同用。
【用量】
煎服,3~9g。止血多炒炭用。
【注意】
泻痢初起者忌服。
【研究】
1.化学成分 主要含鞣质:石榴皮鞣质、2,3-O-连二没食子酰石榴皮鞣质等。还含石榴皮碱、伪石榴皮碱、异石榴皮碱、没食子酸、鞣花酸、异槲皮苷等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本品含鞣质不得少于10.0%,含鞣花酸(C14H6O8)不得少于0.30%。
2.药理作用 石榴皮所含鞣质,具有收敛作用。盐酸石榴碱对绦虫有杀灭作用。石榴皮煎剂有抑菌、抗病毒作用。石榴皮醇提物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指数。此外,还有保肝、调节免疫、抑制胃酸分泌、抗胃溃疡等作用。
【鉴别】
说明:中药图片大多数是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处理。
更新时间:2019-01-22 16:15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