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提示:本文内容摘自中医书籍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难免存在疏漏、错误等情况,请您核实后再引用。对于用药、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,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,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,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、指导。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,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请不要依据本站内容自行试药、用药,否则,责任自负。
大蒜,最早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大蒜的性味归经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大蒜具有“解毒消肿,杀虫,止痢。”的功效和作用。
【简介】
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.的鳞茎。全国各地均有产。夏季叶枯时采挖,除去须根和泥沙,通风晾晒至外皮干燥。本品气特异,味辛辣,具刺激性。生用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
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解毒消肿,杀虫,止痢。
【应用】
1.痈肿疮疡,疥癣 大蒜外用或内服,均有解毒,杀虫,消肿作用。治背疽漫肿无头者,《外科精要》以本品配伍淡豆豉、乳香研烂置疮上,铺艾灸之。民间亦有用大蒜切片外擦或捣烂外敷,治疗皮肤或头癣瘙痒。
2.肺痨,顿咳,痢疾,泄泻 本品解毒,杀虫,可单独或配伍入复方中使用。如验方以大蒜煮粥送服白及粉治肺痨咳血、顿咳。治泻痢,可单用或以10%大蒜浸液保留灌肠。大蒜还可用于防治流感、流脑、乙脑等流行性传染病。
3.蛲虫病,钩虫病 本品有杀虫作用。治蛲虫病可将大蒜捣烂,加茶油少许,睡前涂于肛门周围。如将大蒜捣烂,在下田前涂抹四肢,有预防钩虫感染的作用。
此外,大蒜还能健脾温胃,增强食欲,用治脘腹冷痛,食欲减退或饮食不消。
【用量】
煎服,9~15g。外用适量,捣烂外敷,或切片外擦,或隔蒜灸。
【注意】
外用可引起皮肤发红、灼热甚至起泡,故不可敷之过久。阴虚火旺及有目、舌、喉、口齿诸疾不宜服用。孕妇忌灌肠用。
【研究】
【鉴别】
说明:中药图片大多数是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处理。
更新时间:2019-01-22 16:15:21